在昨天召开的 “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书店经营者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不贪心、不贪利,以小而美、专精特吸引读者,存活下去,丰富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文化色彩。
藏身便利店书报架的店中店
遍布上海街头的便利店,仿佛都能“螺蛳壳里做道场”。正是在这些方寸之地,久远出版服务公司搞起了便利“店中店”——微型连锁书店。
便利店收银台附近,常常放着几排架子,上面陈列着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出的书籍、杂志、报纸,这就是一个久远微型书店的全部家当。和很多书店坐等读者上门不同,久远瞄准的是那些原本没打算买书的人。“等结账、等热饭,甚至是在便利店吃快餐时,许多顾客会拿起一本书翻阅,也许看着看着就入迷了,最后买上一本书,和食物一起带回家。”久远出版服务公司董事长秦立德说。
就在这样不起眼的“城市缝隙”里,久远微型书店依托4000多家便利店,聚沙成塔,如今该书店在上海的经营面积已超过4000平方米。2012年在取得《全国出版物连锁经营许可证》后,久远出版先后开拓了杭州可的、喜士多,重庆罗森、广州全家等重点渠道,走出全国连锁分销渠道的第一步。
崇尚生活原创力的概念书店
“外来书店”猫的天空之城,风格如其名。最早开张的松江店,有着淡蓝色的招牌和白色的遮阳伞,很有文艺范儿。
事实上,卖书只是猫空众多功能中的一部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大量店主自己设计的明信片、笔记本、书签等杂物,也能坐下来享用可口的奶茶与咖啡。读书、绘画、听音乐、喝茶聊天、沙龙活动,甚至写信寄给未来的自己。
经营者徐涛坦言,这种混杂的模式和精准的定位,正是猫空成功吸引小资们的关键要素。“15岁到35岁的读者是我们的目标群。我们希望猫空不只是一家书店,更是大家想过文化生活就能想起的一个地方。”
创办四年多,猫空崇尚生活原创力越来越强,徐涛的文化梦想也越来越多。他与妻子设计丝绸、推广编织工艺,梦想猫空能成为“保护与研发”传统文化的小阵地。未来,他计划将书店开到景区、度假区,成为景区重要的文化窗口;还想通过纸品开发,做国内最专业的纸品研发与销售……徐涛说,未来三年内,他希望猫空在全国开100家,真正发挥“一家书店温暖一座城市”的理念。
旧书店开启绿色循环经营模式
很少有人会将绿色循环经济与一家中年人经营的二手旧书店联系起来。
2011年11月,经营二手旧书的小朱书店接到房东不再续约的通知。这看似平常的小事,经广大网友转发,引起广大媒体关注。新闻发出后,平时日均客流量只有四五十人的小朱书店,突然每日迎来上千读者,此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
或许有感于众多市民的爱书之心,2012年4月,小朱书店在浦东塘桥街道重新开张,店主朱凤涛就将书店定位为“社区公益书店”。许多通过报道结识朱凤涛的读者也成了客户,常常把自己的旧书低价卖给他,或直接送给他。曾有一位顾客表示:“这些书卖废纸也卖不了多少钱,干脆给你,有心人看到,说不定还有用。”
顾客的慷慨与热情启发了朱凤涛,他开始将自己的理念传递给读者:“这里的书可以卖也可以借,如果买去看完了,可以再卖给我,我都回收。”无意间,小朱书店就建立起多次循环又十分环保的经营模式,不仅为自己的旧书回收增加来源,更让读者爱上这家特殊的旧书店。(记者李峥)
上一篇:大英书店上线 主打按需印刷
下一篇:中央政策继续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